多项颠覆性科技加持!仰望U7略有年度豪车“黑马”之姿

博主:卓悦达人卓悦达人 2025-04-03
多项参数创新高,首发电悬架技术

纵观当前的汽车产品,即便是最先进的全主动悬架,也普遍以油液作为介质进行调节,存在着能量传递路径长、响应控制速度和精度受限的客观物理限制。想要在平稳舒适性上更进一步,汽车悬架技术就必须突破油液控制的上限。为此,比亚迪集团投入上万人研发团队,历时7年全面颠覆行业传统的车身控制技术思路,打造出全球首款智能悬浮车身控制系统——云辇-Z,并首发搭载在超级四电旗舰轿车仰望U7上。

仰望U7的云辇-Z电悬架全球首创悬浮电机直驱技术,能够不通过油液介质,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强劲的动能输出,实现车身垂向控制智电直驱,完成从“油”到“电”的创新。基于此,云辇-Z实现了行业多个最优参数纪录:悬架系统峰值功率可达50kW,是目前垂向控制领域的最高水平;在探测方面,云辇-Z的魔尺传感器具备50微秒的行业最快探测响应速度,眨眼间可进行4000次车身姿态捕捉,比行业主流水平还要快20倍;探测精度高达10微米,即使是纸张厚度十分之一的微小位移信息,也可被云辇-Z瞬时捕捉。而在控制执行层面,云辇-Z也坐拥全球最快的主动力调节速度,5毫秒内即可完成全链路执行,是传统主动悬架的数十倍,且车身高度调节精度也全球最高,仅为1毫米。云辇-Z极致的探测执行速度与精度水平,让仰望U7在面对随机坑洼路、颠簸路面时,能做到“无预瞄,也能调”。

极致技术集于一身,安全与体验再上台阶

据介绍,除云辇-Z电悬架之外,仰望U7还集比亚迪多项“黑科技”于一身。其凭借仰望全系标配的易四方四轮独立扭矩矢量控制技术,车辆可对四个车轮进行毫秒级独立控制,在原地掉头、定轮旋转等功能的基础上,全球首创“平行横移”功能,让车辆实现“横着走”。不仅如此,仰望U7还配备双向20°智能后轮转向,配合易四方敏捷转向,让D级尺寸的仰望U7展现出A0级小车的灵活性。智驾方面,仰望U7搭载天神之眼A三激光雷达方案,全车搭载32个智驾传感器,同时采用双Orin X芯片,算力高达508TOPS,实现L2+高阶智驾辅助能力。城市领航功能交付即开通,且全国都能开、越开越好开。

在安全性方面,得益于比亚迪集团累计多年的垂直整合能力,仰望U7打破了硬件之间的隔阂,让易四方、云辇-Z、双向20°智能后轮转向能够全面贯通和融合,实现纵横垂三向六自由度车身姿态全数字化协调控制,大幅缩短系统延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安全性能。例如在此前的高速双轮爆胎测试中,仰望U7在160km/h+的时速下,无论同侧双轮还是对角双轮,在车轮失压瞬间,仰望U7的行进姿态和方向都未受明显影响。而在100km/h侧向追尾测试中,仰望U7也在短时间内迅速回归原有行驶轨迹,实现稳行不偏移,让汽车安全性能再上一个台阶。此外,仰望U7麋鹿测试最高时速可达95.78km/h,无人麋鹿测试最高时速甚至达到95.11km/h,该项数据也是当下行业的最高水平。

仰望U7纯电版与插混版车长分别为5265mm、5360mm,轴距3160mm、3200mm。纯电版配备135.5kWh仰望专属高性能刀片电池,提供720km CLTC纯电续航里程;插混版电池容量52.4kWh,综合续航里程达1000km。值得一提的是,仰望U7插混版搭载了中国汽车首款量产水平对置发动机,创新性地将发动机高度压缩至420mm,远低于直列发动机700mm以上的高度。此外,水平对置发动机的结构可以抵消振动,具有静谧、平顺的优势,不仅突破性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前舱空间的最大化利用,更将行驶时混动和纯电工况的噪声差距控制在1分贝以内,静谧性达到“与电同静”水平。

东方审美与科技结合

仰望U7提供月曜银、曜石黑、萤石白、阿盖尔紫四种颜色,外观设计以“时空之门”家族化视觉标识为始,从华夏文明的三星堆青铜面具中获取灵感;“星际穿越”像素大灯、无框车门及电动尾翼的搭配,则让仰望U7兼具科技属性与豪华质感。侧面腰线设计则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艺术,兼顾美学的同时,也能够优化空气动力学,让仰望U7风阻系数低至0.195。

走进舱内,仰望U7采用双环抱座舱设计,全车搭载23个丹拿品牌铂金证据系列Hi-End级扬声器、其中轴线上旋转升降的“丹拿星旋”高音单元设计灵感来自日晷,车辆启动时,丹拿星旋会旋转、上升,更具仪式感。新车内饰提供四座旗舰和五座豪华两种版本,以及云锦红、珠缎白两种颜色选择。从车内车外,仰望U7都在细节处展现出融合东方美学与未来科技的巧思,打造中式豪华的温度与高度。

小结:仰望汽车自发布以来,持续以颠覆性的技术和跨时代的产品,重新定义豪华汽车的价值,而此前原地掉头、应急浮水、高速爆胎稳行等创新功能,也为国内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全场景动态体验和安全性能探索突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仰望U7和云辇-Z电悬架的发布,填补了世界汽车工业量产垂向电动化控制的技术空白,在纵向、横向、垂向维度实现了全方位、无死角的电动化,引领新能源汽车进入以电池、电机、电控、电悬架为核心的“四电时代”,续写新能源汽车新篇章。